近期地震頻繁發生,提升了民眾對居住安全的意識。監察院近期針對「山腳斷層」貫穿五股洲子洋、塭仔圳重劃區進行調查,確認地方政府在推動重大建設計畫時是否考慮到震災風險。
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表示,調查斷層帶技術有限,位置調查可能有幾百公尺的誤差,因此更應注意房屋年限與結構是否耐震。陳文山強調,921地震後,政府多次修改建築法規,新建房屋的耐震能力普遍較好,即便發生大地震,雖然會出現牆壁龜裂等情況,但不至於倒塌。
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指出,山腳斷層經過雙北樹林、新莊、泰山、五股、北投、金山等區,這些地區人口密集,房市熱區若發生大地震,房價及居住安全都會受到影響。
雖然山腳斷層是正斷層,未來50年發生規模7級地震的機率僅6%,發生強震的可能性不高,但周昆立提醒,低機率不代表不會發生,特別是台灣位處地震帶,全台老屋數量驚人,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超過483萬宅,占住宅存量超過52%,若都會區發生強震,損害將會非常嚴重。
周昆立指出,強震來臨時,房屋耐震力不足及土壤液化是最主要的風險,因此,購房時需注意兩點:一是房屋是否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,二是建築的耐震力與抗土壤液化的設計。即使房子位於土壤液化區,只要建物耐震設計完善,例如規劃可耐七級強震,或利用三層以上的地下室或基樁設計,仍可將地震或土壤液化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。
台中市土木技師公會建議,民眾選房時應檢視房屋建築年分,921地震後,政府提高了建築物設計地震力,新建房屋耐震能力普遍比921地震前要好,而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推動一樓補強工程,民眾若有相關疑問另外,地震後民眾可透過房屋自我檢查手冊巡查房屋,根據北市府「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」,民眾震後可以查看整棟大樓,有沒有異常傾斜、沉陷現象,門窗有沒有變形、牆壁有無龜裂,柱、梁、樓板有無裂損。檢查1樓柱子是否有嚴重裂縫或是混凝土被壓碎剝落、鋼筋外露,尤其1樓為開放空間的挑高挑空大樓,或1樓原為老舊住宅被改變成超商、餐廳或大賣場的建築物,應特別檢查。
公會強調,台灣位於地震帶,民眾即使居住在非斷層區域,也難以確保不受影響,因此,購房時更需重視房屋結構的耐震設計與施工品質。可洽詢專業技師協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