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記者王榮祥/高雄報導〕高市都委會決議大社工業區降編乙種工業區案將滿5年仍無進展,遭質疑期間溝通少、近乎空轉;高市經發局指出,經濟部近期提出3個方向的折衷方案,業者對此初步有共識,市府也會繼續與中央溝通。
3個方向分別是空汙總量不增加、產能不增加、製程效能提升,在此前提下,廠商可評估製程設備更新可能。
大社石化工業區位於北高雄,1971年由經濟部規畫開發,面積109公頃,現有11家廠商;1993年工業區毒氣洩漏,引發居民圍廠抗議,經濟部與地方政府召開協調會,一度研擬隨中油五輕一併遷移。
高雄縣府後於1998年11月公告「變更大社都市計畫(第三次通盤檢討)案」,附帶條件規定特種工業區廠商應於2018年前遷廠,並依法從特種變更乙種工業區。
合併後的高市府於2018啟動都市計畫變更作業,2019年3月經高市都委會審議通過變更「乙種工業區」,2019年5月報內政部核定,但因中央對降乙編一事有諸多考量,始終未有具體進展,屢屢引發環團、地方抗議。
市議員邱俊憲提醒,決議降編一事將滿5年,是否降編、或有其他方案?這幾年似乎沒任何討論、整個政策近乎空轉,「這不是有為政府該有的態度」,要求市府至少該有方向、或是折衷計畫。
經發局長廖泰翔說明,就在3月下旬,園區管理單位(經濟部所屬)已跟廠商召開說明會,提出空汙總量不增加、產能不增加、製程效能提升等三方向,一切以環境安全為主,初步了解業者對此多有共識。